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

[研究發表摘錄介紹] 僵直性脊椎炎之中醫理論 - 張清貿醫師

[研究發表摘錄介紹]

僵直性脊椎炎之中醫理論




        古代中醫並無僵直性脊椎炎病名,但其臨床表現與「骨痹」、「腎痹」、「腎著」、「腰痛」、「跨痛」、「龜背風」、「竹節風」、「高骨病」、「大僂」、「頑痹」相類似。」在《康熙字典》引用內經提到與風寒濕相關,但「痺」根據《康熙字典》提出「鷯鶉,其雄鶛,牝痺。」《教育部異體字字典》提到「鶉一名鷯,其雄名鶛,其牝名痺。」現代「痺」與「痹」通用,甚至提到「痹」為「痺」之古字,但本文認為應以「痹」字為主,較符合其意義。



《素問.痹論》提出「風寒濕三氣雜至,合而為痹也。其風氣勝者為行痹;氣寒勝者為痛痹;濕氣勝者為著痹也。風寒濕可作為後世治療痹證之圭臬。《素問.長刺節論》提到「病在骨,骨重不可舉,骨髓酸痛,寒氣至,名曰骨痹。」最早提出骨痹名詞,並認為與寒邪侵犯有關。而《素問.痹論》更提出「骨痹不己,複感於邪,內舍於腎。」提示骨痹進一步可發展成腎痹,並接著提出腎痹症狀「尻以代踵,脊以代頭。」因腎主骨,《素問.上古天真論》提出「因而強力、腎氣乃傷、高骨乃壞。」加上脊椎屬督脈,《素問·骨空論》提出「督脈為病,脊強反折。」甚至嚴重如《靈樞.經脈》提及「項如拔,脊痛,腰似折,髀不可以曲。
張仲景於《金匱要略·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》提出「腎著之病,其人身體重,腰中冷,如坐水中,形如水狀,反不渴,小便自利,飲食如故,病屬下焦,身勞汗出,表裡冷濕,久久得之,腰以下冷,腹重如帶五千錢。」主要論述寒濕侵犯腰部引起身體重,腰中冷等證候。《類證治裁.痹症論治》更補充「諸痹,風寒濕三氣雜合,而犯其經絡之陰也。風多則引注,寒多則掣痛,濕多則重著,良由營衛先虛,腠理不密,風寒濕乘虛內襲,正氣為邪氣所阻,不能宣行,因而留滯,氣血凝澀,久而成痹。」說明風寒濕乘虛影響氣血運行,日久可造成痹證
但到了清代《張氏醫通》提出「兩腰僂廢乃熱邪深入血脈久閉之故。」,《石室秘錄》認為「脊背骨痛者以腎陰虧竭,不能上潤於腦,河車之路乾澀而難行,故而作痛。」以及《類證治裁》提出「初因風寒濕郁閉陰分,久則化熱攻痛。」痹證日久容易化熱損傷肝腎陰。因此,葉天士也於《臨證指南醫案》中提到「痹證久治不癒,必傷及下焦肝腎,連及奇經。」因傷及下焦肝腎,後世諸多醫家遵從《景岳全書.論痹證》之論述:「諸痹者皆在陰分亦總由真陰衰弱,精血虧損,故三氣得以乘之而為此諸證。經曰:邪入於陰則痹,正謂此也。是以治痹之法,最宜峻補真陰,使血氣流行,則寒邪隨去。若過用風濕痰滯等藥,而再傷陰氣,必反增其病矣。」利用張景岳首創之「峻補真陰」以治療久痹。
另外,《醫宗金鑒.正骨心法》也提到「若素受風寒濕氣,再遇跌打損傷,瘀血凝結,腫硬筋翻,足不能直行,筋短者,腳尖著地,骨錯者,臀努斜行。」更說明勞損及風寒濕邪可致筋骨發生病變。
近代張錫純於《醫學衷中參西錄.論腰痛治法》提出「凡人之腰疼,皆脊樑處作疼,此實督脈主之。督脈者,即脊樑中之脊髓袋,下連命門穴處,為人之副腎臟是以不可名為腎之府。腎虛者,其督脈必虛,是以腰疼。治斯證者,當用補腎之劑,而引以入督之品。曾擬益督丸一方,徐徐服之,果系腎虛腰疼,服至月餘自愈。」因此張錫純擬定「益督丸」利用杜仲四兩、菟絲子三兩、續斷二兩及鹿角膠二兩,水化丸,每服三錢,每日兩次,服藥後再嚼服熟胡桃肉一枚,可治療腎虛腰痛。


摘錄自中醫藥研究論叢
  1. 施柏瑄#, 洪國棟#, 林奕中, 張清貿*僵直性脊椎炎之中醫藥文獻回顧中醫藥研究論叢. 2016, 19(2):99-112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感謝您的寶貴意見,張清貿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