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22年12月29日 星期四

[教學門診] 2023年01-06月 臺北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部教學門診-張清貿科主任

  

202301-06 臺北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部教學門診

開診地點:傳醫部第56    診間編號:0060

 

臺北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部整合醫學科張清貿科主任

 

09:00-12:00

14:00-17:00

指導醫師

1/12()

 

中醫內科

張清貿科主任

2/24()

 

中醫內科

張清貿科主任

3/31()

 

中醫內科

張清貿科主任

4/28()

 

中醫內科

張清貿科主任

5/26()

 

中醫內科

張清貿科主任

6/30()

 

中醫內科

張清貿科主任

 

***[教學門診張清貿主治醫師教學門診介紹***

(感謝「乾燥症水噹噹之喬伊斯日常」-喬伊斯分享的心得)

https://tcmcmc.blogspot.com/2020/10/TCMteachingclinic.html

 

本教學門診限定看診人數3人以下,將優先提供給以下疾病之初診患者掛號:

 

1.          Sjögren syndrome/Sicca Syndrome (Dry Eye, Dry month):修格蘭氏症 /乾燥症 (口乾、眼乾)

2.          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:紅斑性狼瘡

3.          Systemic Sclerosis:硬皮症

4.          Rheumatoid arthritis:類風濕性關節炎

5.          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:自體免疫風濕疾病

6.          Dry Eye Syndrome/Keratoconjunctivitis:乾眼症

 

上述初診患者有需求可以提前或當天至本部掛號櫃台掛號,或是利用02-2875-7453 #302電話掛號

 

若以前都未於北榮就診之外院患者,希望可以在就診教學門診時攜帶外院報告前來,這將有助於更全面了解您的病情!


2022年11月9日 星期三

[榮譽獲獎] 2022 111年度退輔會臺北榮民總醫院「優良醫師獎」

 



很高興今天獲頒

111年度退輔會臺北榮民總醫院「優良醫師獎」

感謝大家的支持與愛護,


我會更努力的。





2022年11月1日 星期二

[演講] 2022年10月30日 臺中榮民總醫院,糖尿病併發症中西醫學整合暨精準醫學研究,研討會專題課程-中醫藥及針灸治療糖尿病的機轉與臨床研究

 

[演講] 2022年10月30日 臺中榮民總醫院,糖尿病併發症中西醫學整合暨精準醫學研究,研討會專題課程-中醫藥及針灸治療糖尿病的機轉與臨床研究

這次受邀臺中榮總傳統醫學科演講「中醫藥及針灸治療糖尿病的機轉與臨床研究」。

雖然說我不是做糖尿病研究,但是現在研究也證實第一型糖尿病跟免疫相關,所以有一些中藥可以調整免疫及代謝,

因為中藥有這些調節免疫共性,所以詳細了解最新的機轉以後,針對一些特點來整理資料,整理過程就發現,一理通萬理通,更能觸類旁通。

也因為我平常比較少探討糖尿病,為了這次演講,我可是重新整理資料,看了很多文獻,最後並整理及疏理出一條思路,也很高興能跟與會的諸位專家分享心得,沒想到演講完還意外獲得大家的共鳴,引起很多回饋。

後疫情時代,出門與一些師長、老朋友及中醫同道交流,也是難得的經驗。






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

[公益]【迷途食刻,有您餐與】— 臺東幸福食物銀行守護計畫

 

【迷途食刻,有您餐與】— 臺東幸福食物銀行守護計畫

每一份心意都將成為巨大力量!

也許這只是你一周的飲料錢,但卻是幫助弱勢家庭獲得溫飽,找到重新出發的力量。感謝有你,成為他們最暖心的食刻。


讓他們的飯桌上能添上最即時的一餐,我們需要您的幫忙。


幫助弱勢家庭,立即支持✨ https://handhand.info/XqtKA



停好車,幸福食物銀行的汪老師抱起食物箱
熟悉地來到70歲獨居老伯伯的門前,敲了敲發燙的鐵皮屋大門。助人本是快樂的事,但返回車上的她卻踩著無比沉重的腳步。

汪老師望著手上的名單,嘆氣的說: 這個月只能發到這裡了.....


望著手中一疊仍未有著落的受助名單。他們現在是否有吃飽穿暖?他們的下一餐該從哪裡來?




▍你我的日常卻是他們最奢侈的願望

「今天吃什麼?」是我們每天吃飯時間最常問的話,因為選擇多到令人眼花繚亂;不過「今天吃什麼?」也是許多弱勢家庭的最大煩惱,他們沒有選擇,因為連吃飽都成問題。

在我們探視獨居的長輩時,發現有一戶老爺爺家連存放食物的冰箱連電都沒有接,原來老爺爺十分節儉,甚至連食物都常常捨不得吃;因為他很害怕,食物一旦吃完就沒有了,我們都很擔心他會因營養不良而病倒...

不僅是獨居老人!在臺東幸福食物銀行的救助名單中,還有更多孤立無援的對象。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基本生存需求,卻是他們遙不可及的奢望。



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

[新聞][潮健康] 對抗「長新冠」曙光? 國內研究曝:Omega-3脂肪酸起到「8種正向作用」

 對抗「長新冠」曙光?  國內研究曝:Omega-3脂肪酸起到「8種正向作用」

對抗「長新冠」曙光? 國內研究曝:Omega-3脂肪酸起到「8種正向作用」


篇名:Long COVID and long chain fatty acids (LCFAs): Psychoneuroimmunity implication of omega-3 LCFAs in delayed consequences of COVID-19

期刊:Brain, Behavior, and Immunity (IF=19.227)

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889159122000952


潮健康/編輯部


長新冠影響人體神經、精神系統?   醫師曝4大潛在成因


長新冠影響人體神經、精神系統?   醫師曝4大潛在成因

隨著疫苗普及、總體免疫力增強、以及藥物治療跟進下,雖然以Omicron為主的全球疫情日漸獲得控制,但仍有不少患者出現「長新冠」(Long Covid)的現象。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醫師指出,即使感染新冠肺炎並無「器質性」的後遺症,仍有不少康復者長期飽受疲勞、焦慮憂鬱、全身疼痛等後遺症所苦。


「光是施打第2、第3劑疫苗,就有許多接種者的慢性疼痛、頭痛、神經、骨骼、關節舊傷等問題復發,延長發炎反應的症狀,持續長達數週至數月。」


另外,光田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鈞百醫師也表明,長新冠引起的神經系統併發症,其機轉可能為多項因素共同導致,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因感染導致的長期組織損傷;持續性的全身發炎和氧化壓力;腎素-血管緊張素-醛固酮系統和凝血系統調控不良、以及免疫失調、神經傳遞物質和下丘腦-垂體-腎上腺軸的功能異常;甚至是長新冠產生的社會心理壓力等都有顯著影響。


對抗長新冠新曙光!    國內研究曝:「Omega-3」起到8種正面作用


對抗長新冠新曙光!    國內研究曝:「Omega-3」起到8種正面作用

以現今營養醫學在安全性逐漸廣為接受;以及不斷累積的科學證據之下,其亦於神經領域的介入與預防佔有一席之地。如魚油(Omega-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)在新冠病毒感染的不同階段,對於免疫系統、炎症、氧化壓力和心理神經免疫可能有機轉調節的作用;亦有抗凝血、平衡血管內的收縮素轉化酶、抵抗病毒入侵等潛在效果。


近期蘇冠賓醫師、楊鈞百醫師與臺北榮總傳統醫學部整合醫學科主任張清貿醫師,共同發表《新冠肺炎長期症狀和長鏈脂肪酸:Omega-3長鏈脂肪酸在COVID-19延遲後遺症中的心理神經免疫效果》論文,藉由探討Omega-3在新冠病毒感染的不同階段,對於免疫、炎症、氧化壓力和心理神經免疫造成的影響。


研究結果發現,Omega-3透過減少促炎細胞激素、改變下丘腦-垂體-腎上腺軸與脂質調節神經物質的傳遞,以改善情緒和神經認知障礙。此外,Omega-3及其代謝物如促分解素介質(SPMs),已被證明具有免疫調節功能,可加速清除慢性炎症和恢復組織恆定的過程,為長新冠症狀提供了嶄新的治療前景。


Omega-3抗發炎效果獲肯定 醫:為後遺症患者提供嶄新方向

蘇冠賓醫師表示,該論文從動物研究、人體臨床試驗和流行病學研究獲得的數據,以解釋Omega-3如何對抗長新冠帶來的後遺症,以及神經、精神併發症中扮演的角色。


楊鈞百醫師也說明,Omega-3與其生物活性代謝物,除了通過與磷脂代謝交互作用,將磷脂轉換為抗發炎代謝物以保護、修復大腦之外,還可以改善氧化壓力和免疫失調、腎素-血管緊張素-醛固酮系統和凝血功能的適應障礙,以及因健康、社會生活、財務變化所帶來的社會心理壓力等。


儘管Omega-3具有上述潛在效果,但研究結果仍需更多的流行病學、實驗性和臨床隨機試驗加以測試與驗證。不過,蘇冠賓醫師強調,該篇回顧性文章提出的資訊,可作為探討Omega-3對於長新冠症狀的預防與效力,以及提供對新冠確診者治療與預防的一個新方向。

2022年10月2日 星期日

[專題演講] 20221002 大林慈濟-雲嘉南中醫年會-專題演講-「從中醫臨床與研究探討修格蘭氏症」


20221002 大林慈濟-雲嘉南中醫年會-專題演講

今天1030-1210受邀到大林慈濟演講「從中醫臨床與研究探討修格蘭氏症」,時間100分鐘,


早上0700出門,馬不停蹄,回到台北1600,中間都不停留


感謝大學同學 廖厚勳醫師邀請,

感謝雲嘉及大林慈濟中醫師的捧場~~~


#修格蘭氏症

#乾燥症

#中醫舌診

#自體免疫

2022年7月17日 星期日

[專題演講] 2022年07月21日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,專題演講-從中醫臨床與研究探討修格蘭氏症

 


活動日期
2022-07-21 (四)
主題
從中醫臨床與研究探討修格蘭氏症
演講人
臺北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部整合醫學科 科主任/ 張清貿 主任
主持人
針灸科 李育臣主任 備
地點
癌症中心一樓階梯會議室
活動時間
07:20~08:20

2022年7月4日 星期一

[研討會] 臺灣智慧醫療應用在中醫藥之新發展:中華醫學會年會,臺北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部負責主辦


 [研討會] 臺灣智慧醫療應用在中醫藥之新發展

Intelligent Healthcar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aiwan


今年中華醫學會年會,臺北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部負責主辦其中一場「2022台灣智慧醫療應用在中醫藥之新發展」研討會

時 間:2022年7月16日(星期六) 08:00~12:00

地 點:臺北榮民總醫院 致德樓第十會議室

歡迎大家一同參與

參加費用免費


臺北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部

Center for Traditional Medicine,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, Taipei, Taiwan

TEL: 02-2875-7453#333

E-mail: ctm@vghtpe.gov.tw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臺灣智慧醫療應用在中醫藥之新發展

Intelligent Healthcar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aiwan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時 間:2022年7月16日(星期六) 08:00~12:00

地 點:臺北榮民總醫院 致德樓第十會議室


08:20-08:30 Opening Remarks 龔彥穎 部主任 Yen-Ying Kung


座長: 張清貿 科主任 (Ching-Mao Chang)


08:30-09:00 中醫穿戴式系統晶片設計

Wearab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(TCM) SOC design

黃聖傑 教授 Sheng-Chieh Huang


09:00-09:30 人工智慧在中醫診療系統之研究初探

A preliminary study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

陳擎文 教授 Ching-Wen Chen

 

09:30-10:00 讓AI成為中醫精確診斷及療效驗證的好工具

"Le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ecome a good tool for TCM accurate diagnosis and efficacy verification

葉明憲主任 Ming-Hsien Yeh


10:00-10:30 Coffee Break


座長: 張清貿 科主任

10:30-11:00 手機裏的中醫大夫 TCM on a smartphone'? 

藍崑展 教授 Kun-chan Lan


11:00-11:30 智能中藥作業、教育與管理

Intelligent Operations,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

謝永宏 主任 Yung-Hung Hsieh


11:30-12:00 綜合座談

龔彥穎 部主任 Yen-Ying Kung

張清貿 科主任 Ching-Mao Chang

黃聖傑 教授 Sheng-Chieh Huang

葉明憲主任 Ming-Hsien Yeh

藍崑展 教授 Kun-chan Lan

謝永宏 主任 Yung-Hung Hsieh

2022年6月10日 星期五

[新聞] 新冠輕症..猛咳嗽.痰咳不出來...選擇治療方式..緩解改善!?|TVBS 十點不一樣20220609:臺北榮總整合醫學科科主任張清貿:「我現在遇到很多是確診時候反而都沒有症狀,七天以後他出現過敏氣喘咳嗽,反而是後面這種我們叫Long Covid-19就是長新冠要來治療,因為他有一些受體會在我們肺部呼吸道跟腸胃道,反而是這些我們後續需要去調整。」

 



新冠輕症..猛咳嗽.痰咳不出來...選擇治療方式..緩解改善!?|TVBS十點不一樣20220609
臺北榮總整合醫學科科主任張清貿:「我現在遇到很多是確診時候反而都沒有症狀,七天以後他出現過敏氣喘咳嗽,反而是後面這種我們叫Long Covid-19就是長新冠要來治療,因為他有一些受體會在我們肺部呼吸道跟腸胃道,反而是這些我們後續需要去調整。」